2023年“五一”假期,北京市文旅消费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复苏态势。“五一”假期的到来让众多京内外居民文化体验、休闲度假等出游需求得到释放,旅游收入人数双创新高,形成聚势启新的新局面。根据全市景区、住宿、交通等方面假日重点监测系统数据综合统计:2023年“五一”假期,北京市接待游客总量912.8万人次,同比增长198.2%,按可比口径比2019年增长6.6%;旅游总收入134.6亿元,同比增长752.3%,按可比口径比2019年增长13.9%;人均花费1474.4元,同比增长185.8%,比2019年增长6.8%。
“五一”假期旅游市场热点纷呈
北 京最受欢迎的出 游 目 的地当 中,时尚魅力 新打卡地圈粉无数,北京环球影城在假期第二日即创下开园以来 单 日接待入园人数的 最高峰; 奥林匹克公园,前门 大街等新晋顶流名列全市每日接待游客 景区前十名。 高校周边的圆明园遗址公园与清华 ,北大等知名高校形成热门打 卡地聚集区,王府井国际级商圈品牌效应明显, 以日 均30万人左右的接待量持续高居榜首。 大运河水上游船游,中轴线 深度 游,进京赶考路线等都成为经典线路 。
(资料图片)
记 者从 马蜂窝 平台 了解到 ,“爬长城”“游故宫”“逛博物馆”是赴京游客不会错 过的文化体验。 “五 一”假期,北京 八达岭长城景区接待游客27.3万人次, 较2019年 同期增长18%。 “西直门三太子”熊猫萌兰的明星效应 ,让 北京动物园热度 飙升166% ,成 为北京 地区热度增长最快的景点之一。
主题公园经济 日渐 成为拉动文旅产业的重要力量,在北京环球影城的带动下,北京市主题公园再度 掀起热潮。 环球影城的王者荣耀英雄盛会,带来了集娱乐演出、角色见面 会、主题餐饮与商品于一体的沉浸式主题体验盛宴,是北京环球影城与中国本土潮流文化深度结合的又一次尝试,完美迎合了年轻消费者的喜好,促进了“五一”假期环球影城的进一步火爆。 北京欢乐谷举办国潮文化节,打造“同福客栈”体验馆,复刻剧中经典情景,在“同福客栈”看《武林外传》不再是梦; 汉服巡游、国风街头秀、花神祭祀等江湖演绎、电音、国风歌手、高颜值侠客NPC等潮流元素云集,梦幻联动,强势发挥了“国潮IP集聚地”效应。 石景山游乐园,是节假日的亲子乐园,是众所周知的网红打卡胜地。 特色鲜明的各大主题公园,极大地带动城市周边消费,构成了“五一”假期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 分。
“五一”假期文旅活动丰富多彩
“五一”假期文旅活动丰富多彩。 举办各类文化活动720项1140场,吸引88.9万人次参与; 举办线下营业性演出334台1473场。 推出16条“漫步北京-五一假期七彩缤纷游”线路,成功举办了第十届“动漫北京”活动,实现了假日优质文旅产品多元供给促消费,满足了市民群众假日多样化、分众化、个性化、高品质的文旅消费 需求。
假期五天,全市166个剧场举办线下营业性演出共计334台1473场,吸引观众约45万人次,票房收入8738万元。 与2019年同期相比,演出场次、观众人数、票房收入分别增加288.7%、238.5%、385.5%。 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: 一是首演首发力度加大。 五一期间共有8台首演剧目演出34场。 国家大剧院推出的原创歌剧《青春之歌》,以“青春”为贯穿主题,重现经典的无穷魅力; 由北京广播电视台与开心麻花联合出品的音乐剧《觉醒年代》在世纪剧院演出;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推出的话剧《海鸥》在曹禺剧场首演。 二是演艺业态丰富多元。 五一期间演出涉及话剧、戏曲、音乐剧、儿童剧等15个艺术门类。 在戏剧类演出中,话剧贡献票房最高,达1347万元,中国国家话剧院创排的话剧《大宅门》迎来十周年演出,国家大剧院《西望长安》、北京人民艺术剧院《正红旗下》、北京大道文化《惊梦》等演出也深受观众欢迎; 儿童剧市场备受关注,以1042万元的票房收入位居戏剧类第二名,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神话舞台剧《西游记》开票后快速售罄,亲子音乐舞台剧《敦煌奇妙夜》登上北展剧场的舞台; 北京京剧院的梅派经典剧目展演及迎“五一”优秀京剧剧目展演、北方昆曲剧院经典剧目展演、中国评剧院的系列纪念演出等传统戏曲展演季纷纷发力; 脱口秀演出场次最多,达到536场,笑果工厂和单立人两大脱口秀线下剧场落地北京,推出驻场演出厂牌。 此外,环球影城、乐多港奇幻乐园等景区以及餐饮、酒吧、酒店等场所还推出近650场娱乐性演出,不断促进演艺与消费深度融合。
假期五天,全市各级公共文化机构共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720项,1140场,参与市民88.85万人次。 活动场次较2022年(770场)同比增长了48%,活动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: 一是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。 首都图书馆举办首图讲坛、春明学堂、成长课堂等,普及文化艺术知识。 东城区、西城区、通州区、顺义区举办传统曲艺演出,满足京城戏迷的观戏需求。 门头沟区举办“五一”系列活动,涵盖文艺演出、亲子绘本、非遗雅集、公益电影放映等多项活动。 房山区聚焦“致敬劳动者”,举办主题朗诵会。 怀柔区在雁栖湖景区举办“五一”亲子游园会。 大兴区、密云区举办主题文化展。 延庆区举办2023年乡村欢乐节活动,为百姓搭建起爱听、爱看、爱参与的公共文化交流展示平台。 二是文旅活动与消费深度融合。 朝阳区温榆河公园举办大型城市户外音乐节——北京无限音乐节,为观众打造集音乐、社交、互动集市为一体的户外音乐嘉年华。 北京草莓音乐节、《咏生》2023韩红演唱会等大型演出活动在北京世园公园、凯迪拉克中心举办。 4月30日—5月3日,在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第十届“动漫北京”活动,活动分为四大板块,由“动漫北京”开幕式、动漫游戏互动体验展、国际影漫游版权交易峰会和国潮艺术节构成,活动规模4万平方米。
“五一”北京各大交通枢纽迎来高峰
今年 “五一” 小长假,大 兴机场累计保障航班4294架次,旅客吞吐量57.56万人次,日均客流量近1 2万人次,日均航班量达858架次。 假期期间,大兴机场旅客出行主要以探亲 和旅游为主,客流显著增长,总体运行情况平稳,旅客出 行平安顺畅。 首 都机场整体运行平稳,共执行航班5305架次,运送旅客75.79万 人次,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440%和1929%。 其中,航班和 旅客高峰均出现在4月29日,分别 为1194架次和20.16万人次。
今年五一假期市民出游、出行活动增多, 人流车流大幅回升 ,城际和市内交通迎来了客流高峰。 城际交通方面,铁路、民航、省际客运进出京总量790万人次,日均158万人次,较2019年上升15%。 高峰日为5月3号,达182万人次,创了新高。 高速公路方面,交通量共计1388万辆次,日均近278万辆次,较2019年上升1%,高峰日为4月29号,达302万辆次。 市内公共交通方面,客运总量6414万人次,日均近1283万人次,较2019年下降19%。 “七站两场”、公园景点、热门商圈等重点区域周边高峰时段人流、车流较大,局部路段交通压力集中。
此外 记者从北京地铁公司了解到,五一假期5天时间,北京地铁全线网总客流量达3936.4万人次,北京地铁公司所辖线路总客流量达2976.68万人次,开行列车3.2万列,加开临客187列,顺利完成假期运输保障任务。
来源:综合北京新闻广播、文旅北京
标签: